学员:纯如
能去上四天的至简课程对我来说真是2016年开年最好的礼物!
近年来因为对养生的关注,进了十几个中医群,但是我没有从任何一个群里得到系统的学习,或许是因为过于愚钝,我总觉得自己虽然认定了中医,但遇到很多症状心里还是没底。即使是对一个发烧,尽管很多群里都有很详细的解说,但是我还是不能够很自如的处理,推拿的手法也反复练习了好几遍,但还是临阵作乱,心中无解。中医,似乎成了一个非常遥远、但又充满诱惑的专业名词,在我心中缭绕,真是心有不甘呐!
对于中医的向往,更多的是来源于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我妈妈就教我人的一辈子一定要求来(要深交)两种朋友——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接触了读经教育之后,慢慢的也接触了中医,我更近一步体会到,这两种朋友——一个是明师(下学上达,通达道理的老师),一个是好中医。或许是心中隐含的这种心愿,让我遇到了至简文化,这里有明师,更有好中医。
与至简的渊源源于读经圈内的好友星星拉我入至简微信群开始,(允许我插播广告:星星因我开始带儿女进行读经教育,认为我在读经圈和中医圈都比较熟悉,就拉我入群,希望让我来感受一下至简到底好不好。)受人之拖,我开始从网站的内容开始认真看起。不看不知道,一看我才知道自己捡到宝了。居然跟我这两年来混迹江湖所得来的各方“学说”都有相通之处,关键是至简系统阐述了,还加上了老师的“声情并茂”,把古老的中医说的跟90后的唱段似的,通俗易懂。我当时就在想,这个悠然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老头子,这么厉害,还这么时尚?后来连续两周我在家一直听荔枝里老师的课程,买菜来回的路上也听,我想我也是太拼了。
一个月后,至简居然在深圳要开课,我马上报名。第一次上课的经历挺悲惨,两天的课程,上了一天就被我先生“威逼”回家了。他觉得上两天的课程就可以做自己的医生简直是天方夜谭,真是被蛊惑了。我那个心情啊(此处省去一万字·······)
二期开班,我继续报名参加(我觉得我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啊),我们家先生看我如此执着,也就默认了。二期听课结束之后,我的感受是:
学习中医养生之路终于有了起点,至简中医,真的是简单易懂。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至简中医,乾坤道德蕴藏其中,从此以后,生病不再是一个被消灭的对象,而是一个让人心生喜悦和感激的生命气象。路虽漫漫,心已知止!感恩至简。
二期结束后我自己也认真体验姜枣汤,最明显的变化是舌头的齿痕没有了,拉了几年不成形的便便终于坚挺起来了,最纠结事情终于找到方法了——明明知道自己能量不足,但是却不断的在发散浪费,没法收回,但是却束手无策,(用至简的话说,就是没钱还乱花钱。)我终于知道面对自己的身体,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相处·······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每天都与姜枣汤相伴,而我们家先生却非常心疼我每天空腹喝这么辣的姜枣汤,美其名曰“凡事要辩证。”他自己也坚决不喝姜枣汤,即使他自己那个水淋淋的胖大舌一直消不下去。强扭的瓜不甜,随他吧。
接下来,只能是按照老师说的,“回去要对你们家那位更好一点。”其实,这招是最好用的,因为你的心都是向着他,顺着他,最后,慢慢的,他也顺着你了,某一天,告诉他,元旦我们一起去游学吧,上个养生课。然后,他居然答应了。(11月份报名,到元旦上课,我窃喜了两个月。)
元旦上四天的课程,我很认真,很系统的学习了,我顿时感觉自己人生从此更加光明了。虽然我还是一副很缺乏能量的样子,但是,就是从萎靡到饱满、充实,才更加能体验到至简的劲道。
我们家先生第一天上课觉得乏味,因为他心思不在课上,而且课堂很多互动的学习他不太积极参与,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也慢慢进入状态了。老师讲的那些对疾病的认识、健康原理(油灯原理、高压锅原理、空调房原理、洗衣机原理、投影机原理······),对我们家先生这个理科生来说,那真是“声声入耳”,我敢说,“他被洗脑了。”回家喝姜枣汤没问题了。至简的课堂除了这些讲课内容,最重要的是传递了一个心法,(此处再省略一万字·······)这个要现场体验才是最妙。我们家先生三年来从来没能双盘过,这次上课第三天,终于把两只僵硬无比的双脚盘上去了,慢慢体会到了“柔弱胜刚强”的要义。同样是站桩,我这个缺乏肌肉的排骨妹连续站一个小时毫发无损,而他这个满身肌肉的男子汉站上十五分钟就开始咬紧牙根——老师用我们俩的状态对比出一个结论:力量不是来源于肌肉,而是气。我敢说,我们家先生以后再也不敢欺负我了,因为我可以跟他比站桩,看看谁厉害!(哈哈)
元旦四天课程的关键词:脑洞大开、满腹美食、无限开怀、回味无穷、满怀希望!
每个关键词都可以写一篇文章,真是太精彩了,点到为止。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至简中医的学习中,更多的人去实践至简中医的精妙之处,但回归到原点,一切从我做起!
2016年,天下皆医,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