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分享下我家孩子调理的历程。我大约是2012年开始接触到至简文化的,初时只是看了些官网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姜枣汤简便易行,于是就把方法都告诉了我妈妈,以及当时不记得从那里找到的一部分课程录音放家里时时听,然后那年冬天我妈妈就煮了姜枣汤我们全家喝,那时候孩子不足3岁,开始也嫌辣,喝一口那个表情丰富的啊在三岁之前,我家孩子出生黄疸严重,大约快三个月才逐步退去,期间用过医院的茵栀黄口服液,中医的茵陈栀子大枣水,晒太阳等等,疫苗自然也一针没拉下。从孩子6个月起就开始多病了,最常见的是腹泻、发烧、那个时候体重很少增长,脾胃特别不好,稍微吃不对就会发烧。经常流口水,爱尿裤子,别家小孩自己都知道蹲下嘘嘘了,我们还在站着尿,那时候都觉得是教育的问题。一岁多会走路,但是罗圈腿很严重。出生时屁股后背一大片青。后来我们翻看孩子小时候的录像,发现她出生两个月左右的时候膝盖,手腕等地方还是一圈圈的青。大家如果听过悠然生老师的录音《小儿积食、脾胃虚弱》那节专题录音的都知道,小儿身上的青都是母体寒凉带给孩子的,包括孩子爱尿床、控制不住小便、口水、爱积食等等都是寒导致的。那集录音大约是2012年的,我听到的时候估计是14年,当时的震惊无以言表啊,觉得丝丝扣扣都在说我家孩子。
接着说回孩子3岁那年冬天喝姜枣汤,那时候我妈妈煮了全家开始喝,其实我妈妈煮了主要是她和我爸爸两个人喝,我自己都嫌辣不太愿意喝,总逃避呢。孩子呢,看到大人喝,觉得好奇,然后我们有顾忌只给她尝一尝,不肯多给,她就好奇得不得了,甚至抢着我们的碗来喝。那时候的剂量也没有把握多么准,可以说就是煮那么一锅自己随便喝呢。一冬天家里人身体看上去都那样,到了春天孩子开始闹病了。发烧,那时候差不多一个月一次,我还找老师问诊过,当时孩子发烧我无论如何不愿意再去退烧,其实具体时间已经记不太清了,最初的时候自然还是有找中医去看过的,但是发现我们找的那个有名的中医大夫也是给开西药和中药混合使用。就不太相信他了。那个时候我不会用别的,对于至简网店的药也不太相信,觉得网上的药哪能随便买啊,于是就用姜枣汤和白米粥,自然担心还会有积食,多加了一味鸡内金。那个时候是不懂判断什么积食发烧还是伤寒发烧的。
记得那时候就是我妈妈在和我斗智斗勇我在家是告诉妈妈姜枣汤和白米粥,我上班了我妈妈偷偷给孩子喝健儿清解液。记的最凶险的一次,孩子一直发烧,白天即使是上午温度都很少退下来的,就是上午稍微低一点,下午晚上高,孩子就在怀里昏昏欲睡,当时我们都六神无主。我妈妈说我,你赶紧送医院吧,这样别烧出问题来,谁谁谁就烧坏脑子了。
最后我一狠心,就找老师问诊吧,当时从淘宝网店找了客服电话,然后拍了问诊单,直接给老师打的电话。那次老师说电话聊得他耳朵都烫了要么说老实不是医病,是在医心,那时候我就和那篇文章“孩子一生病就着急的爸爸妈妈们”文章里讲的一样,真的是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又不知道哪里是救命稻草。老师的话让我心安了,孩子呼吸平稳,睡得香香的,即使高烧,也没什么害怕的。那次孩子就是在烧了四天四夜之后退烧。那年春天开始大约半年之内,每个月一次发烧,每次发烧好了之后就流鼻血,并且拉出来一条长长的黑红的鼻屎。鼻屎出,鼻血自动停止。之后体质就明显的大幅度提升了。当时最明显的是,幼儿园小班,孩子们都爱生病,一有个感冒咳嗽的,就一个班去一半人,另一半都被传染上了。而我闺女基本上在哪不生病的一半人里面,基本上传染不上。再就是爬山,有一次就和她们班小朋友两个人一起去的,那个小朋友没走一会就各种的要抱,我家闺女至始至终自己走。
对了,补充一下,我朋友孩子动不动咳嗽好几个月的,我自家孩子还真没有长期咳嗽的经验,因为我总觉得,我没有让寒气深入,在发烧阶段就把咳嗽的寒气解决了,没有让寒气深入的机会。
现在我闺女的身高在他们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胖的,但我觉得是比较结实的那一群里面。我也由一个典型的“亲妈”变成了现在的“后妈”我的分享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