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豆宝*助手 时间: 2009/3/6 09:41
不了解一元堂的人都会迷惑,为什么什么病都用理中汤来调治?此言理中汤治百病,百病二字意为诸多病,而非所有的病,勿误解。我自接触一元论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也用理中汤之类调理身体,治好(或改善)了许多看似毫无联系的毛病,论坛里、健康群诸多的病例也得到验证。特开此帖,抛砖引玉,一起来研讨理中汤为什么可治百病。
作者: wanggull 时间: 2009/3/6 10:01
脾土在中间,就像个轴,心肝肺肾等在四周,就像四个轮子,健康的人的四轮以轴为中心的旋转是平稳的,均匀的,但是一旦有病的时候这个旋转就是在失衡的状态,理中是增强轴的旋转力度来带动四轮的旋转达到整体的平衡
作者: 豆宝*助手 时间: 2009/3/6 10:18
标题: 理中汤治百病的理论根据之一
《郑钦安医学阐释》 郑钦安清末著名伤寒学家,深得《内经》、《周易》、《伤寒》之精髓,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法垂方之义,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
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用人身立极主宰,既生五行,又以五行为归。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木无土不植立,金无土不化生,水无土不停蓄,故日:土为万物之母,后天之四象咸赖焉。故内经云: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后天专重脾胃。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以助先天之二气,二气旺,脾胃运行之机即旺,二气衰,脾胃运行之机即衰。然脾胃旺,二气始能旺,脾胃衰,二气亦立衰,先后互赖。
至于用药机关,即在这后天脾土上,仲景故立理中、建中二法。因外邪闭其营卫,伤及中气者,建中汤为最。因内寒湿气,伤及中气者,理中汤如神。内、外两法,真千古治病金针,医家准则,借人之不解耳。
况一切甘温苦寒之品,下喉一刻,即入中宫,甘温从阳者,赖之以行,苦寒从阴者,赖之以运,故曰中也者,上下之枢机也。后贤李东垣立补中汤,以治劳役伤脾,是套建中汤之法也,亦可遵从。
俗语云:百病从口入,是伤中之意也。余谓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用力,以上三法皆可变通。
个人感悟:一元堂对理中汤的应用:加味生脉理中汤、加味肉桂理中汤——补脾胃的能量(即是补身体的能量)、去体内寒、湿,化阳去阴。
而十人有九人对症实为大环境使然,错误的生活方式,过度用阳等,造成多数人内寒外热,上热下寒的体质,阳虚阴盛。
因此 理中汤治百病也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对为数众多所谓的亚健康群体最为适用,最容易被百姓掌握的自疗方法。
作者: wanggull 时间: 2009/3/6 12:13
楼上的,这里指的理中汤不单指一种汤药的哦,应该泛指的理中四逆辈
作者: 晴暖香*助手 时间: 2009/3/6 12:18
数数伤寒论里 小柴胡汤用了多少处 就知道世上究竟有没有一种汤可医百病的
作者: 晴暖香*助手 时间: 2009/3/6 12:46
用QUOTE:原帖由 wanggull 于 2009/3/6 10:25 发表
“个人认为,在应对慢性症状的时候采用理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有急症出现,为了减轻病患的痛苦,还是有解表的药来应对才好,表证退去后再继续用理中之法补充能量调理. 很多病症都有自然病程,即使不去治疗,自然病程” .
-------每天看群里的问诊聊天记录,能感受到大家都对急症时候的痛苦症状以及服药后的排病症状很操心以及担心,我自己认为,当身体出现了剧烈的痛苦的时候,其实就是元气攻邪【或者是抵挡病邪】最尽心的时候,所以很多医家都在患者发病最剧烈的时候一针或者一两剂药就让患者断了病根的。
早先在学习一元堂的理论的时候,我也是用药后浑身疼痛【以前也会这里酸那里痛】,打电话向老师请教,我只记住了陈老师的一句话:“只要有痛苦症状,就用小柴胡加姜附汤,生病就是能量不足了,发病就是升降不调了,所以,要缓解痛苦,还是一剂小柴胡加姜附汤就可以搞定!”
我照做了,我现在得到了健康,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的2月份,我发现自己是脱胎换骨,里外一新,哦耶!所以,我运用小柴胡加姜附汤更多更有心得,不会象其它人那么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呵呵
关于理中汤,我也喝了不少,哈哈 ,好处多的说不尽。另外开贴说啦。
作者: yeqin 时间: 2009/3/7 09:24
是窜改伤寒论,歪曲伤寒论,进一步消灭伤寒论.
作者: 悠然子 时间: 2009/3/7 19: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如此 不能因为“与伤寒论不一样”【这其实不是理由!是用名气压道理】就否定 对于新生事物 需要的是观察 观察疗效是否如所言
如果大家能够理解太阳病用加味生脉理中汤可以治好、突破了必须发散太阳病也可以用收敛的生脉饮组方治疗,那就可以理解万病至简论了——一味对违反常规反对 是没有用 不要惯用常规来看待
先看看为什么加味生脉理中汤治疗太阳病发烧有效【一元堂里案例太多太多】 再静心思考 不明白 再看看万病至简论
如果有收获了 恭喜你
如果只有愤恨 很遗憾——我没有伤害你的心 是你伤害了你自己
如果我们把先天元气假设为石油,后天中气假设为植物油,阳气则为混合油。
由于先天元气是有限的,只能采取适当调用先天元气加强后天中气生产,从而减少先天元气的损耗————提高混合油中植物油的比例,来实现增加阳气的目的。
阳气足,自然身体健。理中汤为增强脾胃功能之方,故能治百病。
相关文章链接:
论伤寒论与至简论的区别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13&pcid=36
再论至简论的意义——兼论至简辨证与其它辨证区别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12&pcid=36
至简论的意义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11&pcid=36
辨势论治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2&pcid=36
万病至简论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8&pcid=36
脉诊至简论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9&pcid=36
万病至简论——理法方论篇
http://www.zhi-jian.net/?c=art&a=art_det&id=10&pcid=36
作者: 供需相应 时间: 2009/3/11 22:18
作者: juppobest616 时间: 2009/3/9 20:00
观上面的诸位老提《伤寒论》的,难道竟不知道《伤寒论》里有一句叫“治病必于求本”这句话吗?而细观先生此法不就是这句话最生动主要的概括跟体现吗?如此深合《伤寒论》之最中心之法何以竟被扣上预消灭《伤寒论》之帽子?。。。实在是。。。无语。。
加味生脉理中汤 为何可以治疗太阳病?
太阳病 恶寒者 寒气入侵 感之故寒 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 故百姓服以姜汤 盖被助热攻寒 而得汗出而解 人为何发热?阳气由里出表攻寒 同时腠理闭塞 使阳气不外散【故无汗】 而得骤热——元气之聪敏令人称叹! 盖被实仿腠理闭塞之理 处方实仿元气之理!
生脉饮性凉收敛闭塞 亦仿腠理、盖被之理 束缚阳气不使外散 理中汤一则开太阴 畅少阴君相之火上达太阳之通道 以使少阴之火直达太阳 二则君药干姜直接助阳壮火势 而成内里火势汹汹 外则骤然寒闭 阳热骤升 而得瞬间攻城破敌 驱寒汗解之战果
生脉饮之收 实以退为进 战术退却 战略进攻
兼论麻黄汤解表:
麻黄汤解表 直接助阳散寒 所用乃外部之阳 得效之前提 需是阳气充足 少阴病体【能量不足严重】始得太阳病 不可用麻黄汤 即是明证 亦说明 治病所依 非药石汤针 实乃阳气 药物不过调兵遣将 借力打力 故能量不足之患者 还宜补能量【养兵】为主 能量足 元气自知何时当攻 何时当守
治病之要 实在于明了元气之意 顺势为之!
作者: hply 时间: 2009/3/7 16:25
虽然方法不错,但不要误解伤寒论 伤寒论既有军强 又有国强某些急重当以伤寒论为重 伤寒法为第一千古不变
【悠然生:伤寒法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医法准则 我的至简法 也是来源于伤寒 或言 伤寒法是有为法 至简法是无为法 或者 伤寒法本就是无为法 为了解惑世人 以有为法做解 不曾想 却反误世人堕入纷杂乱象中 至简法不过是还其本源 至于急重证 乱世必用重典 将军当令 强军当令 我前文正是这个意思 并无弃用伤寒论之意】
作者: cxbbb 时间: 2009/3/7 14:26
不要误解伤寒论,这样会害人的,有六经变症。
作者: 悠然子 时间: 2009/3/7 10:07
劝言一句:多讲理据,而不是光喊口号,你的言论就更有信服力。如果一再的只是说反对又不给理据,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不学无术的中医愤青了!但愿不是如此。
作者: 悠然子 时间: 2009/3/6 22:10
伤寒论——辨证处方正确前提下 疗效最好最快捷 但是 最不易于传播 专业人士都需要经年累月才可以掌握 更不用说普通患者
万病至简论—— 不一定是最佳最快疗效的处方 但却是最适合普及 最便于掌握 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很快很便捷的入门掌握【助手魔卡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可以辨证处方 我所有助手都是从非专业人士一两个月内成长起来的!目前中医的现状 普及比做强做大更具现实意义!】
伤寒论——是精确定位 辨证论治 从短期时局入手 攻邪战斗为重 元气建设为辅 强军论
万病至简论——是模糊不定位 辨势论治 从长期大局入手 元气建设为重 攻邪战斗为辅 强国论
强军者 重武器 区别对待 内外别之 有专外感之方 专内伤之方
强国者 重建设 一同视之 内外无论 皆用理中汤为基础 内外兼调
军强 必劳民伤财 现今之美国为明镜可鉴
国强 军必强 万民皆安
故 理中者 万病可除
作者: 坤载俊 时间: 2009/3/6 21:42
服理中汤有效的人呢,都属于脾阴还足的病人,脾阳虚升动无力的人。
作者: wanggull 时间: 2009/3/6 12:54
我最近一直在学习伤寒论,我认为伤寒论里面很多方子都有针对急症解表的,一个实际的例子,前天与昨天我都出现了感冒的症状,打喷嚏流鼻涕之余还昏昏欲睡,咽痛,但不发热,手足温,我就按照太少两感的少阴伤寒的方法,使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剂量很轻,但是也是一剂就好了.
当然老师的小柴胡加姜附汤也是能起到快速攻邪的作用,只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局限于某一种方子而已,况且,伤寒论里经方的力量很神奇的,我也是学以致用,呵呵!
作者: yeqin 时间: 2009/3/6 10:54
世界上竟然有一种汤可医百病的,这不是怪事么?
作者: wanggull 时间: 2009/3/6 10:25
我个人认为,在应对慢性症状的时候采用理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有急症出现,为了减轻病患的痛苦,还是有解表的药来应对才好,表证退去后再继续用理中之法补充能量调理. 很多病症都有自然病程,即使不去治疗,自然病程结束后也会好,但是作为治病的医生来说(或者自我治疗),及时截断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也是很重要的.
版权所有 : 汕头市至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WWW.ZHI-JIAN.NET
技术支持 : 龙鼎腾信